今年8月底尼康正式發(fā)布第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Z7和Z6。Z7和Z6高低像素搭配組合與當年A7R、A7如出一轍。此前小編已經(jīng)詳細測試了Z7,本次主角則是定位多動能機的Z6。 Z6和Z7最大的區(qū)別主要在CMOS傳感器上,兩者同為背照式,但像素值差別很大,Z7擁有約4575萬有效像素,而Z6是約2450萬有效像素。然而像素只是傳感器差異帶來的最直觀區(qū)別,除此之外,在連拍速度、感光度范圍、相位檢測AF點數(shù)量、視頻采樣方式等方面,兩款相機也有差異。市場上與Z6規(guī)格、定位最接近的就是索尼A7III,此外,同級別還有佳能EOS R。那么Z6相比兩款競品又有什么優(yōu)勢?下面我們先在紙面參數(shù)上對比一下三款微單相機: 規(guī)格對比(點擊查看大圖) 從規(guī)格對比來看,尼康Z6與索尼A7II有效像素基本相當,低于EOS R;尼康Z6連拍速度最快,但考慮到尼康是鎖定AE,索尼更有優(yōu)勢,EOS R則是三者最慢的;取景器和屏幕上尼康佳能規(guī)格相近,尼康放大倍率更高,規(guī)格最低的是索尼;視頻方面,三款相機均支持4K 30p,但尼康和索尼均支持全畫幅全像素讀取,而佳能為剪裁模式下點對點像素讀取。尼康索尼相比,尼康外錄規(guī)格更強(10bit+Nlog),索尼內(nèi)錄設置更豐富(S-Log2、S-Log3、HLG)。單純從紙面來看,Z6可以說是索尼A7III發(fā)布以來最強勁敵。至于實際性能如何,后文會詳細介紹。 技術亮點 前文談到Z6和Z7最大的區(qū)別在CMOS傳感器上。 Z6搭載了一塊全畫幅背照式CMOS傳感器,具有約2450萬有效像素和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(AF)像素(273個對焦點)。尼康通過盡可能增加光電二極管中累積的信號量,利用EXPEED 6的處理器實現(xiàn)ISO 100-51200的標準感光度范圍(可擴展至相當于ISO 50-204800)。尼康利用傳感器的銅線電路可快速讀取自動對焦信息和大量數(shù)據(jù),最高可實現(xiàn)約12張/秒的連拍速度(AE固定在第一張)。 單純看像素可能有人以為是D750那塊傳感器,但事實上只是像素值相近,D750的傳感器還是老款前照式CMOS,而Z6是背照式新型CMOS。如果以“2400萬像素”“背照式”“全畫幅”“CMOS”縮小搜索范圍,目前類似規(guī)格僅有索尼A7III和松下LUMIX S1,而松下LUMIX S1支持4K 60p,Z6與A7III僅為4K 30p??紤]到索尼和尼康都采用全畫幅全像素讀取實現(xiàn)4K視頻,小編猜測A7III與Z6的傳感器關系密切(疑似IMX410) 273個相位檢測對焦點 與Z7不同,Z6有效像素降低的同時,焦平面相位檢測對焦點也降至273個(Z7是493個),恰好對焦點數(shù)量(273個/493個)比值與有效像素比值(2450/4575)相近,這使得對焦點覆蓋率(約90%)、對焦點密度與Z7相仿,而同像素級別的索尼A7III、A9支持多達693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。雖然不能單純用對焦點多寡來判定對焦性能,畢竟不同廠商對焦點排列分布不同,但對焦點數(shù)量減少確實會降低密度,對于多點追焦來說,高密度對焦點更有利。至于尼康減少對焦點數(shù)量是否與避免“逆光條紋”有關,目前還不清楚。 如果說Z7的CMOS傳感器只是D850的“變種”,那么Z6的CMOS傳感器則是第一次在尼康產(chǎn)品中出現(xiàn)。至于實際成像如何后文會進行詳細測試。 外觀設計 尼康Z系列與索尼A7系列套路類似,同一代所有機型都采用同一個機身設計,模板化可以大大簡化開發(fā)流程,提高研發(fā)效率。Z6的外觀設計、機身體積、機身重量等與我們此前評測的Z7完全一致,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Z7的評測這里就不再贅述。 如果說Z7和Z6在外觀上有什么差異,那就是在機身正面右下角的型號LOGO不同。而續(xù)航方面,尼康官網(wǎng)標Z6僅使用EVF時CIPA標準續(xù)航為大約310張,這一數(shù)據(jù)比Z7還低20張,只有索尼A7III的一半。然而尼康這一數(shù)據(jù)并不靠譜,通過實際拍攝來看,Z7的續(xù)航明顯強于索尼第二代A7。在冬天的北京使用Z6拍攝447張照片(部分場景使用連拍),電量還能剩47%,實際使用來看Z6的續(xù)航基本能夠滿足一般拍攝,并不像官方參數(shù)那么差。 功能設置 在菜單功能設置方面Z6與Z7完全一致,讀者同樣可以參考Z7 的評測這里就不再贅述。 在小編看來值得一說的是“電子前簾快門”,該功能我們在索尼微單上很常見。尼康數(shù)碼單反最早在D810上應用過,隨后D850,乃至Z7、Z6都繼承了該功能。 電子前簾快門功能一旦啟動,令相機的圖像傳感器發(fā)揮機械前快門簾的作用,有效減輕碰撞式機械部件可能產(chǎn)生的內(nèi)部震動。 開啟和關閉電子前簾快門 最高快門速度變化 然而尼康的“電子前簾快門”一直存在一些限制。最高快門速度只能到約1/2000秒、最高感光度只能到標準感光度上限。所以在該設置下,D850、Z7、Z6都不能達到1/8000秒,光線良好的室外,使用大光圈可能會出現(xiàn)過曝,另外D850、Z7最高只能設置ISO25600、Z6則是ISO51200,在感光度范圍上有所縮減。相比之下,索尼的限制比較少(索尼說明書僅提到高速快門拍攝,畫面的亮度可能會不均勻)。 高感畫質(zhì)測試 Z6搭載背照式CMOS傳感器,這種結構入射光更有效地到達光電二極管,提供從ISO100-51200的原生感光度范圍,低可擴展至Lo 1 (相當于ISO 50),高可擴展至Hi2 (相當于ISO 204800)。與Z7相比,Z6高感上限要高出一檔,與索尼A7III相當。為了檢驗新處理器降噪算法,我們找來索尼A7III作為參考對象,兩款相機搭配35mm鏡頭進行拍攝,設置為JPG、矩陣測光、焦距35mm、光圈f/8.0。 感光度測試截取位置 左:A7III 右:Z6 ISO1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2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4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8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16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32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64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128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256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512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102400(點擊查看大圖) ISO204800(點擊查看大圖) 從實拍測試來看,兩款相機ISO400以下畫面非常干凈;在ISO800-ISO6400時,我們可以看到兩款相機的標準降噪起到明顯作用,在這一區(qū)間降噪可以將暗部一些黑白噪點、彩色噪點消除,大體能夠保留畫面的細節(jié);ISO 12800時,雖然兩款相機降噪算法作用比較明顯,但涂抹彩色噪點的同時細節(jié)也逐漸丟失加重,相比之下Z6降噪更“干凈”而A7III顆粒感更明顯,ISO 25600時,兩款相機涂抹進一步加強,與ISO6400時情況類似,Z6涂抹更狠更干凈,A7III更粗糙細節(jié)多一點,誰好誰壞完全取決于用戶偏好哪種風格;ISO51200以上兩者降噪特點更加明顯,尼康Z6由于降噪過“狠”一些局部有些發(fā)糊,索尼A7III則由于降噪力度有所保留,畫面“雪花”感更加明顯。 注:由于目前Adobe Camera RAW10.5上不支持尼康Z6對的NEF文件,而捕影工匠(NX-D)雖然支持Z7、Z6,但不能完全關閉高感彩色噪點降噪,未來Adobe Camera RAW1更新后在進行深入的RAW畫質(zhì)(高感、寬容度)測試 連拍和追焦測試 連拍上Z6的速度非常不錯,最高可達12fps。但數(shù)據(jù)背后是有限制的,Z6的12fps是在高速連拍(延長)模式下(12bit 壓縮RAW)達成的(14bit下降至最高9fps)。 與Z7一樣,該模式可以連續(xù)AF但自動曝光(AE)固定在第一張照片。如果要完全AF / AE下,Z6與Z7相同只有約5.5fps,并未因像素降低而提高。如果在曝光相對穩(wěn)定的環(huán)境下,如同使用M檔固定曝光參數(shù),其連拍有一定實用價值。如果在曝光頻繁變化的環(huán)境,尼康的高連拍實用性就存在問題了。 另外,這只是連拍速度,在連拍持續(xù)性上盡管有清緩存快的XQD加持,但Z6和Z7一樣緩存容量偏小,Z6由于像素降低,最高能拍43張14bit 無損壓縮RAW。這一數(shù)據(jù)只能說比Z7要好,有一定持續(xù)能力,但還是少于EOS R、A7III。 對焦方面,Z6與Z7一樣,均支持“對象跟蹤”,該功能與3D追蹤類似。需要用戶按下OK按鍵(或觸控屏幕上OK標識),啟用跟蹤對焦功能,對焦點變成網(wǎng)格,將網(wǎng)格挪到追蹤對象上,再次按下OK按鈕/AF-ON按鈕(或觸控屏幕上OK標識)啟動跟蹤,此時對焦框會跟著追蹤對象移動。若取消跟蹤需要再次按OK按鈕,退出對象跟蹤則需要按縮小按鈕。該功能操作上比較繁瑣,實用性不高。 下面我們測試尼康Z6搭配Z 35mm f/1.8S的12fps(JPG)連拍追焦效果,拍攝迎面加速跑過來的人員,由于測試跑步人物,經(jīng)過大樓墻面,我們選擇區(qū)域較小的單點自動對焦(S)。 12fps連拍 追焦放大效果(點擊查看大圖) 從實拍來看,Z6連拍的追焦性能稍強于Z7。12張連拍中6張清晰銳利,3張有點糊一般清晰,3張完全糊了。如果嚴格清晰度其成功率為5成,放寬到一般清晰度倒是可以接近七成五??偟膩碚f考慮到連拍的限制,Z6雖然連拍速度僅次于D5,但實際拍攝體驗還是存在差距的。如果和Z7相比,Z6的運動拍攝性能還是略強一些。 4K超清視頻 Z6支持FX格式(全畫幅)錄制4K 30p超清視頻。與Z7不同,Z6基于FX格式(全畫幅)視頻格式拍攝時,利用全像素讀出來輸出4K視頻,這種超采樣約2.4倍源信息的方式與索尼A7III(35mm模式)類似。 下面我們看看FX下4K與1080p畫質(zhì)對比
4K與1080視頻視角相同 同局部對比(點擊查看大圖) 同視角畫質(zhì)對比(點擊查看大圖) 從畫質(zhì)對比來看顯然4K的細節(jié)要好于1080p,但無論是4K還是1080p,尼康標準優(yōu)化校準下都存在機內(nèi)銳化,如果覺得銳化過度,可以選擇平面優(yōu)化校準,以獲得最大調(diào)整空間。 與Z7一樣,Z6還可錄制包含音頻的全高清120p/100p視頻,在后期制作中提供更多選項。同時具備拍攝全高清4倍或5倍慢動作視頻的功能。此外,4K超高清視頻錄制期間可拍攝約830萬像素的靜止圖像(10位HDMI輸出時無法同時拍攝靜止圖像) ,全高清視頻錄制期間可拍攝約200萬像素的靜止圖像。 如果用戶想制作高品質(zhì)視頻短片,該相機支持以 4:2:2 10位HDMI輸出,并具備N-Log,它覆蓋12檔寬動態(tài)范圍,可在高光或暗部拍攝過程中記錄豐富的漸變信息,以實現(xiàn)有效的色彩過渡。相比之下,D850外接HDMI設備僅支持4:2:2 8位4K輸出,也不支持Log。如果和索尼相比,尼康缺乏內(nèi)錄Log(包括HLG)。 Z6采用高精度陀螺儀傳感器和尼康的算法。它可以補償五個軸方向的振動,有助于視頻拍攝。選擇運動VR減震模式時,可以有效地減少在視頻錄制期間可能發(fā)生的振動。在4K超高清和全高清模式下,Z6還能與電子減震(畫面會剪裁)搭配使用組成復合VR減震系統(tǒng),加強減震的效果。 小編將Z6分別設置為關閉五軸防抖Normal、開啟五軸防抖Normal、開啟五軸防抖Normal+電子防抖。小編手持相機35mm焦距,向前走動,實際防抖效果來看,五軸防抖在視頻下表現(xiàn)一般,畫面依然有較明顯走動引起左右上下震動,如果再開啟電子防抖,畫面視角確實會縮減,雖然電子防抖晃動感有所減輕,但開啟電子防抖果凍現(xiàn)象非常明顯,建筑物如同面條扭動。對于視頻穩(wěn)定要求較高的用戶,小編建議還是搭配穩(wěn)定器。 實拍樣片 下面為編輯使用Z6搭配的鏡頭為35/1.8S拍攝的樣張。(以下樣片直出僅縮小至1200寬,保留EXIF信息) 評測總結 通過前文的評測,我們可以看到Z6與Z7采用相同“平臺”機身,兩者很多優(yōu)缺點是共通的,而最大的區(qū)別在CMOS傳感器上,這導致兩者畫質(zhì)存在差異,Z7優(yōu)勢在于更高的分辨率、ISO64超高寬容度,而Z6顯然更加均衡,高感、高速更有優(yōu)勢。在尼康新一代機型中,Z6高感僅次于D5,低感寬容度僅弱于D850、Z7(高感寬容度更好),如果你不追求極致,或者已經(jīng)有D850,Z6的畫質(zhì)更像個“萬金油”。 Z6與Z7定位不同,高速性更為突出,然而12fps漂亮數(shù)據(jù)背后存在國定AE、緩存小、追焦性能一般等問題,也就是說尼康并沒有完全將這一優(yōu)勢充分發(fā)揮出來,這是小編覺得最為遺憾之處。Z7存在上述問題還可以作為靜態(tài)風光機來使用,Z6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,更多依賴高感、靜音快門的特點適合新聞紀實、劇照等題材。 作為尼康第一代全畫幅微單,小編認為尼康已經(jīng)做得很不錯,用第一代產(chǎn)品和索尼第三代產(chǎn)品對比,是既不公平又公平的事情,畢竟競爭對手更早介于該市場,對消費者來說才不管是不是你的第一代,他們就是在最新在售產(chǎn)品之間進行比較。性能如此售價同樣如此,Z6的17800定價,雖然低于Z7不少,但由于上市更晚、競品定價更低(EOS R、A7III),其處境只能說略好于Z7,畢竟同門中沒有D850那樣的強大對手。 與Z7相比,顯然尼康是把Z6作為更加走量的主力來看,為了彌補晚上市錯過的時機,尼康還是應該把Z6單機身的國內(nèi)定價(國外Z6與A7III定價相當)下調(diào)至與競品相當(注:國內(nèi)最新機身+轉(zhuǎn)接環(huán)+32GXQD套裝為1.55萬到1.6萬)。另外,Z6作為尼康全幅微單入門機型,單XQD卡槽和原生鏡頭少始終是入門障礙,這兩點使得用戶需要付出更高的使用成本(購買XQD卡、讀卡器、轉(zhuǎn)接環(huán))。尼康目前發(fā)售含轉(zhuǎn)接環(huán)、XQD卡的套裝正是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,當然消費者買不買還是落在價格上。 優(yōu)點: 1.背照式CMOS,高感和寬容度均不錯 2.支持五軸防抖,視頻可同時使用電子防抖 3.對焦點覆蓋廣大 4.支持全畫幅超采樣4K錄制(比Z7更好) 5.支持翻轉(zhuǎn)屏,觸控操作方便用戶使用 6.支持間隔拍攝功能(具備靜音電子快門) 7.支持焦距變化拍攝功能(景深合成) 8.握持手感和部分操控比競品更好 9.支持10位N-Log 4K外錄輸出 10.新一代處理器,降噪更好(狠) 11.支持對焦輔助燈方便暗部對焦 12.通過轉(zhuǎn)接完美實現(xiàn)G鏡頭、E鏡頭AF/AE 13.EVF放大倍率大,畫面清晰、延遲低 14.連拍速度快,比Z7更適合運動題材 缺點: 1.高速連拍限制較多(固定AE) 2.連拍緩存小 3.XQD價高小眾,且單卡槽無備份 4.動態(tài)追焦一般,“對象跟蹤”設置繁瑣 5.內(nèi)錄不支持Log 6.電池續(xù)航仍有待提升 7.不支持眼控對焦 8.電子前簾快門限制較多(1/2000s快門、最高原生ISO) 9.視頻開啟電子防抖,果凍效果明顯 10.弱光AF性能有待提高(同Z7) |